新译作《天生大坏蛋》出炉

《天生大坏蛋》封面

2025年捧到手的第3本自己翻译的书是《天生大坏蛋》(Born Bad),作者:[英] C.K.斯莫哈(CK Smouha),绘者:[英] 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这本书最早是2018年在英国出版的,2019年7月我就提交了中文译稿。2023年差点就要出中文版了,终于在2025年出炉了。

这本书是C.K.斯莫哈的图画书处女作,文字风格简约朴实,以“狼”为主角直接登场,然后与其他动物开展了一系列的对话,有点像哲学式对话,也颇有点戏剧的味道,而对话中自然包含了各种关于相关动物的知识,表面上俏皮幽默,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的隐喻。

《天生大坏蛋》封面
《天生大坏蛋》封面

狼身为狼,并不开心。
当他照镜子的时候,看起来很坏。
当他看起来很坏的时候,感觉很不好。
当他感觉很不好的时候,就会做坏事。

Wolf wasn’t hap­py being wolf.

When he looked in the mir­ror, he looked BAD.

And when he looked bad, he felt bad, and

when he felt bad, he act­ed bad.

比如,狼琢磨“花豹是不是能改变身上的斑点”,花豹的回答是“我天生有斑点,你天生大坏蛋。”——这里暗含的知识点是:花豹的斑点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皮毛色素分布。这的确是天生的。但“大坏蛋”确实是天生的吗?

又比如,在现实中,不同花纹其实也服务于伪装与生态适应,是多样性的一部分。但当狼指出变色龙的变色只是为了伪装,变色龙生气地反驳:“我生气的时候可以变亮,伤心的时候可以变暗。你不是坏,你只是无知!”——这里暗含的知识点是:变色龙的变色不仅用于伪装,也反映情绪、光照、体温变化或社交信号。其实,人类不是也这样的吗?

后面的比目鱼、拟态章鱼、海豹宝宝与成年海豹、蝾螈的变态、芦苇蛙……都涉及到很有趣的知识点和联想。很喜欢比目鱼妈妈对小比目鱼的教训:“要是你成天都躺在海底的海床上,你的两个眼睛都会移到脑袋上面的。”——这确实是一种有趣的“变态(metamorphosis)”现象。而这是否会联想到“躺平”呢?

最让我惊讶的是芦苇蛙的自白:“我开始长大的时候是一个女孩,可是有一天醒来,却发现自己是一个男孩!起初我觉得这实在是让人困惑,但现在我感觉这很酷。”——这里面包含了科学真实,也是动物自然特性与文学隐喻的完美结合。

那么,受到这些动物同伴启发(而非简单评判)的天生大坏蛋“狼”,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这本书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处理了相当复杂的议题:身份认同、身体变化、他人眼光、自我接受……如Amazon的一个书评所说,“它通过幽默庆祝多样性,帮助孩子理解差异。”

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的插画是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他的艺术风格以大胆、鲜艳的色彩和高对比度为主,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采用混合媒体技术,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使每幅插图都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整本书有点波普风与漫画风的结合,配合故事的轻快语调,特别适合与孩子共读,探讨背后相关的动物知识,也有一定的成人寓意的解读空间。

我知道,对于中文版而言,目前能保留《天生大坏蛋》这个名称实属不易!“坏”这个字眼,好像现在很难用在书名上了。其实这本书特别适合用在课堂中,与孩子们探讨“自我认识”、“善与恶的多样性”等话题。顺便还可以拓展一些好玩(也有点冷门)的动物知识。

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蝾螈最后鼓励狼的那句话——

“在这个房间里的每一位都是朋友,”蝾螈说。“我们不会对你妄加评判的。”

要接纳真正的自己,固然需要勇气,也还是需要真正友好的环境吧。

译作编号:2025–03

2025–02《我爷爷》

2025–01《爱担心的小狼》

2024–53 《金子!》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