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生平大事记与主要作品

1940年代的林汉达

林汉达先生的一生著述丰富,涉及教育、语言文字学和历史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民主斗士和社会改革家。以下是他的生平大事记:

  • 1900年
    • 2月17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龙头场(现慈溪市龙山镇),家境极为贫寒的佃农家庭。
  • 1907年
    • 七岁时被送往离家五里地的黄姓地主家寄读,通过打杂赚取学膳费。
  • 1908年
    • 回乡入本乡私塾读书,期间曾因农活停学两年。
  • 1913年
    • 十三岁时,父亲曾打算送他去做学徒。后在远房姑妈的帮助下,进入上虞崇仁小学读书。
  • 1914年
    • 进入宁波崇信学堂(后改为崇信中学)读高小班。
  • 1916年
    • 从宁波崇信中学小学部毕业。因学费昂贵,前往观海卫约翰小学担任助教一年,积攒学费并自修中学一年级课程。
  • 1917年
    • 凭借积攒的学费和自学成果,直接升入崇信中学二年级。
  • 1919年
    • 以优异成绩从崇信中学毕业。
    • 中学毕业后,在崇仁小学、崇信中学高小班教书两年,为上大学积攒资金。
    • 恰逢“五四运动”,表现出对日本强占中国领土的强烈不满和炽烈的爱国情感。
  • 1921年
    • 考入杭州之江大学,虽因走错考场而迟到,仍被破格录取并直接升入大学二年级。
  • 1924年
    • 大学毕业前:以学生代表身份参加上海世界书局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以“战争与和平”为题获得第一名和金质奖章,展现卓越的英语口语和思辨能力。
    • 同年夏天:从之江大学毕业。
    • 同年秋天:回到宁波四明中学(即崇信中学)担任英语老师。
  • 1926年
    • 与谢立林结婚。
    • 受“五卅”运动影响,开始阅读大量进步书籍,萌发共产主义思想。
  • 1928年
    • 秋天:因同情革命,暗地掩护和营救汪孝铭等进步同学,失去牧师信任被学校解聘。
    • 此后担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后升任英文编辑部主任、出版部部长。
  • 1930年
    • 编著**《标准英语读本》全三册和《英文文法ABC》**(全二册)由世界书局出版。
  • 1931年
    • **《英文背诵ABC》**出版。
    • 《标准英语读本》改名为**《英语标准读本》**出版。
  • 1933年
    • 《世界标准英汉辞典》(由进步英文学社编)再版。
  • 1934年
    • **《初级英语标准读本》和《高中英语标准读本》**共三册由世界书局出版。
  • 1937年
    • 秋天:携带500美元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民众教育专业,并从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
在科罗拉多大学期间的林汉达
  • 1939年
    • 秋天:用一年时间获得硕士学位,又用两年外加三个假期获得博士学位。
    • 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民众教育的发展与中国文字改革的关系》,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拉丁化新文字作为扫除文盲的工具。他因此获得一枚金钥匙奖**。
    • 同年秋天:毅然回国,受聘于迁往上海的之江大学担任教授。
  • 1941年
    • 教育理论著作**《向传统教育挑战——学习心理学讲话》**正式出版,对中西传统教育思想提出强烈挑战。
    •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在上海孤岛时期继续学术研究,主要进行拉丁化新文字出版物统计、编辑**《国语拼音词汇》**并开始撰写通俗中国历史故事。
  • 1942年
    • **《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由世界书局出版,提出了“简化的国语罗马字”方案。
    • 用“简体罗马字方案”翻译的单行本**《穷儿苦狗记》**出版。
  • 1943年
    • 夏天:林汉达先生主持华东大学教育学院,打破陈规,减免学费,让中小学教师进修。
  • 1944年
    • 8月:将多年研究成果定名为**《连写、定型、注调、分部、国语拼音词汇》**由世界书局出版。
    • 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增加汉语拉丁化新文字课程,邀请齐铁痕讲授。
  • 1945年
    • 积极支持、协助由之江大学筹办的上海华东模范中学。
    • 11月:在《教师生活》上发表题为**《小学教师的出路》**一文。
    • 12月:审改递交马歇尔的英文请愿信。
    • 12月30日:与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常务理事。
  • 1946年
    • 1月1日:在《教师生活》上发表**《教师的碉堡》**一文,号召教师团结组织教师公会。
    • 1月2日:当选民进第一届理事,后为常务理事。
    • 1月13日:参加于再烈士公祭大会并发表演讲。
    • 2月16日:在上海“助学联”庆功大会上,阐明助学运动是团结斗争的胜利。
    • 3月:资助并支持之江大学中共地下党组织创办的民本中学。
    • 6月23日:带头参加上海十万人欢送反内战、争民主赴京代表的群众大会,并被选为执行主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
    • 会后不久: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通缉,暂避朋友家。
    • 8月31日:由中共地下党安排,从上海转移去东北解放区。
    • 秋季起:在旅大地区化名林涛,任关东文协理事长,大连市新文字协会主任,兼任光华书店总编辑。在大连知识界积极演讲,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曾遭国民党特务枪击。
  • 1947年
    • 7月:林汉达父女前往东北解放区,经朝鲜转到哈尔滨。
    • 秋季:在旅大地区任职期间,为培训中小学师资,亲自编教材、授课,并定期举办中小学教师教育讲习班。
  • 1948年
    • 3月:任辽北省教育厅长兼辽北学院副院长。
    •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扫盲工作计划,并在手头只有三本参考书的艰难条件下,花费三个月时间编写出**《写话求解两用字典》**。
    • **《东周列国志新编》**初版由生活书店出版。
  • 1949年
    • 6月15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并与雷洁琼等参加第四小组,承担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工作。
    • 9月21日:以民进党代表身份参加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共和国领袖们一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0月: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后为教务长。
  • 1950年
    • 11月24日:任中央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
  • 1951年
    • 编写供高中使用的**《高中标准英语读本》**(全六册)。
    • 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著**《大卫·科波菲尔》**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初版于当年出版。
    • 1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他为委员。
  • 1952年
    • 11月15日:任全国扫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 深入重庆调查“速成识字法”效果。
  • 1953年
    • 编写供初中使用的**《标准英语读本》**(全三册)。
    • 翻译的**《大卫·科波菲尔》**再版。
    • 5月:**《英文翻译:原则、方法、实例》**由中华书局出版,阐述其翻译理论。
  • 1954年
    • 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10月: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
    • 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他为委员。
    • 12月26日: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委员会委员。
  • 1955年
    • 1月28日: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
  • 1956年
    • 春:代表民进中央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工作,并任中央代表团副团长。
    • 6月: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考察宁波、慈溪教育工作,发现扫盲工作中的浮夸和教师不受重视问题。
    • 同年: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的世界和平大会。
  • 1957年
    • 5月22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座谈会上的发言刊登于《人民日报》,反映扫盲工作问题、对教育部门及中小党派的不重视。
    • 1月:被划为**“右派”**。
  • 1958年
    • 1月:被划为“右派”。
    • 7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其教育部副部长职务。
    • 被安排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
    • 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 1959年
    • **《三国故事》**初稿完成。
    • 12月:被第一批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任研究员。
  • 1961年
    • 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邀约编写**《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 1962年
    • 《东周列国志新编》《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由中华书局重排出版。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其作品为**《春秋故事》和《战国故事》**出版。
  • 1962年—1963年
    •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陆续出版。
  • 1963年
    • **《春秋五霸》**由中华书局出版。
    • 编写英语自修丛书(定为三册,仅出版第一册)。
    • 第二次视察宁波、慈溪教育工作。
  • 1966年
    • **《三国故事》**定稿。
    • **“文化大革命”**开始,家被红卫兵和造反派抄家三次。
    • 在文字改革委员会“靠边站”。
  • 1967年
    • 夏天:被关进**“牛棚”**隔离审查。
  • 1969年
    • 10月:被勒令下放宁夏平罗国务院直属**“五七干校”**劳动。
  • 1971年
    • 年底:被宣布**“解放”**,因病被送回北京。
  • 1972年
    •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被勒令送回“五七干校”。
    • 6月:因病重再次被送回北京。
    • 7月初:周恩来总理委托其校订**《国际主义还是俄罗斯化》**一书的翻译稿。
    • 7月24日深夜:完成校订任务。
    • 7月26日清晨3时7分:因心脏停止跳动,与世长辞,终年72岁。
  • 1978年
    • 8月:**《前后汉故事新编》(上、下)**由中华书局出版。
  • 1979年
    • **《三国故事》(上、下)**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 **《东汉故事》**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 7月1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并郑重平反昭雪。
    • 10月:林汉达仅完成半部的**《上下五千年》**(后由曹余章续写完成)出版,广受欢迎。
  • 1982年
    • **《大卫·科波菲尔》**修订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 1987年
    • 6月23日:民进上海市委、之江大学上海校友会等在上海共同举办林汉达同志纪念大会。
  • 1988年
    •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完整出版。
  • 2000年
    • 8月20日:民进中央召开林汉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

林汉达主要作品目录整理如下:

一、历史故事著作

林汉达先生从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撰写通俗历史读物,前后将近30年。

  • 《东周列国志新编》
    • 从周平王东迁写起,到秦王嬴政统一中国止,共180篇历史故事,46万余字。
    • 初版于1948年由生活书店出版。
    • 1956年修订后由三联书店出版。
    • 1962年,修订改名为**《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由中华书局重排出版。
    • 同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为**《春秋故事》《战国故事》**出版。
  • 《春秋五霸》:于196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 《前后汉故事新编》(上、下)
    • 是《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的姊妹篇,讲述从张良行刺秦始皇到汉高祖登基的历史。
    • 共140篇历史故事,48万余字,于1978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 《三国故事》(上、下)
    • 以《三国志》等正史为基础,从张角黄巾起义到三分天下、一统归晋。
    • 共120篇,约51万字,初稿于1959年完成,1966年定稿,1979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 包含**《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
    • 1961年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邀约编写,其中《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于1962—1963年出版,《东汉故事》于1979年出版,1988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完整出版。
  • 《上下五千年》
    • 林汉达先生仅完成了半部,是一部残稿,包含上古到东汉的50多则故事,5万多字。
    • 后由曹余章先生续写完成,于1979年10月出版。

二、教育著作

  • 《向传统教育挑战——学习心理学讲话》:这部著作于1941年正式出版,对中西方的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强烈挑战。
  • 《西洋教育史讲话》

三、英语编、译作品

林汉达先生曾担任上海世界书局的英文编辑部主任和出版部部长,在此期间编写了多部英语教材、词典,并翻译了许多世界名著。

  • 翻译作品
    • 《屠格涅夫散文诗》
    • 《柴霍夫小说选》
    • 《谦屈拉》(泰戈尔作品)
    • 《莎氏乐府本事选》([英]查理提穆·玛丽拉穆著)
    • 《初学英文必读丛刊》:丛刊先后出版了6部作品,包括《神仙故事》、《爱俪斯异乡记游》、《伊索寓言》、《英文小诗百首》、《天方夜谭》、《莎氏乐本事》。
    • 《大卫·科波菲尔》:林汉达先生为推广普通话,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著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初版于1951年,1953年再版,修订本于1982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 词典
    • 《世界英汉小字典》(与盛谷人合编)。
    • 《世界标准英汉辞典》(由进步英文学社编,于1933年11月再版)。
  • 英语教材
    • 《英文背诵ABC》(活用英文ABC丛书,1931年出版)。
    • 《英文文法ABC》(全二册,1930年出版)。
    • 《标准英语读本》:全三册,1930年出版,后改名为**《英语标准读本》《初级英语标准读本》**。
    • 《高中英语标准读本》:共三册,1934年出版。
    • 新中国成立后,他还编写了供初中使用的**《标准英语读本》(全三册,1953年出版)和供高中使用的《高中标准英语读本》(全六册,1951年出版),以及一套计划中的英语自修丛书**(定为三册,但仅出版了第一册,1963年)。
  • 翻译理论
    • 《英文翻译:原则、方法、实例》:此书于1953年5月由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阐述了他的翻译理论。

四、普及民众教育的著作(文字改革相关)

这些作品主要围绕中国文字改革和扫盲工作展开。

  • 博士论文《中国民众教育的发展与中国文字改革的关系》:林汉达先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论文,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拉丁化新文字作为扫除文盲的工具。
  • 《中国拼音文字的出路》:1942年由世界书局出版,提出了“简化的国语罗马字”方案。
  • 《穷儿苦狗记》:他曾用“简体罗马字方案”翻译的单行本。
  • 《国语拼音词汇》:对“国语拼音词汇”进行了深入的整理和研究,历时七年,六易其稿,并制定了具体的连写、定型、注调、分部等条例。
  • 《连写、定型、注调、分部、国语拼音词汇》:于1944年8月由世界书局出版。
  • 《国语拼音课本》
  • 《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
  • 《写话求解两用字典》:于1948年他在辽北省为缺乏学习工具的师生编写,仅花三个月夜工完成。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