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善良与野性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唤起生命活力的重要元素……

年轻的华裔插画家张奕颖(Gracey Zhang,或译“格雷茜·张”),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捕捉能力,在童书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她在2021年出版的处女作《拉拉的语言魔法》(Lala’s Words)令人眼前一亮,2022年斩获了业界颇有分量的艾兹拉·杰克·季兹插画奖。几年来,她至少还有6本与文字创作者合作的图画书问世,获得了广泛好评,其中有两本:《倒过来的帽子》(The Upside Down Hat,史蒂文·巴尔 文)和《月光下的男孩》(Nigel and the Moon,安特万·伊迪 文)已有中文版。但更具魅力的还是她自写自画的作品,第二本《当你的音乐响起》(When Rubin Plays)也将与《拉拉的语言魔法》一同引进到中国。

张奕颖笔下的拉拉是一位华裔移民女孩,精力充沛且天性善良,在她妈妈看来,还有点儿“野性”,总不愿乖乖待在家里,宁愿整日与野花野草为伍。妈妈不能理解的是,拉拉其实是通过与植物的“对话”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爱。《拉拉的语言魔法》不仅展示了拉拉与自然的独特联系,还传递了语言的力量和善意的治愈能力。而《当你的音乐响起》聚焦于一个玻利维亚当地男孩鲁宾的成长历程,背景设置在一个“野性”十足的大森林边的小镇上,鲁宾在动物们的帮助下进行自己的音乐探索,凸显了那种自由奔放的自我表达的快乐。这两本书都探索了文化差异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也展现了儿童心灵中善良与野性共存的“魔法”。

图画书发烧友可能对创作《下雪天》《彼得的椅子》《彼得的口哨》《防风镜》等经典作品的艾兹拉·杰克·季兹(Ezra Jack Keats,1916–1983)更为熟悉,他诞生于犹太裔移民家庭,所以创作的图画书也特别关注差异文化背景中成长的孩子,比如他最著名的作品都聚焦于一个黑人男孩彼得,这些作品获得大奖并被广泛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图画书的创作生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图画书大奖,特别关注那些在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而张奕颖的作品特别符合这一标准。
独树一帜的插画风格
不过,对于大多数西方读者,《拉拉的语言魔法》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它的插画风格与故事本身的完美契合。《纽约时报》的书评称赞其插画风格独树一帜,“将热情洋溢的多民族混合的城市漫画,与粗线条的粗犷热情融为一体”。而《科克斯书评》评论道:“拉拉的热情在书页中绽放。”银角兽独立书店的主理人保罗·史韦丹更是感叹:“这本图画书令人叹为观止,张奕颖对色彩的运用真正让故事鲜活起来。它就像是《爱心树》的现代反转翻版。”
之所以产生与《爱心树》的联想,从视觉上讲,主要是黑白线条画的运用,两本书都画得情感充沛,很有张力。但为什么说“反转”呢?一方面,《爱心树》实际上是不断奉献的大树变成一根老树墩的生命褪去的过程,而拉拉却用她的语言魔法,让她的“了不起的”植物朋友实现“了不起的”生命绽放。而另一方面,《拉拉的语言魔法》还是添加了明亮、温暖的色彩,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仿佛真的有魔法一般。

我有幸通过电子邮件向张奕颖请教过,其中两个问题是:为什么这本书只用了简单的黄色和绿色,却又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拉拉是黄色的?张奕颖的回答是:“我一直很喜欢黑白艺术,而黄色似乎恰好适合拉拉。阳光、流淌的蛋黄、花粉和朦胧的夏日时光。”当然,我很认同艺术家的回答。但黄色的拉拉,也让我联想到《石头汤》里那位穿黄衣服的小女孩,也让我联想到黄皮肤的龙的传人,还让我联想到,在帝制时期只能由皇室使用的高贵的黄色……


同为华裔的图画书艺术家范氏兄弟(The Fan Brothers),他们创作的《午夜园丁》《当大海遇见天空》《不完美总动员》等在国内也颇受欢迎,他们也赞叹道:“《拉拉的语言魔法》讲的确实是魔法,一种名为‘善意’的特殊魔法。就像阳光和降雨一样,善意滋养着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本书以其美丽的艺术和奇妙的故事,同样也会滋养读者的心灵。”
关于母女沟通模式的魔法
尽管这可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魔法”故事,但书中那位妈妈对拉拉说话的状态,也让我读出了一些可能是华人更容易读出来的东西。我忍不住在邮件中向作者请教:“这个故事是否带有某种个人经验色彩?尽管我很高兴地看到拉拉最终改变了她妈妈,但拉拉的妈妈总让我想起许多华人母亲常对孩子使用的比较负面的评价话语……”
张奕颖的回复直率且温暖:“你提到的联系完全正确。我创作《拉拉的语言魔法》时,正处于和母亲关系比较紧张的时期,我们的关系比平时更加不稳定。我在反思我们彼此的相处、对话和沟通方式,以及这种误解从童年时期甚至更早就开始了。我想,通过写这本书和创作插画,我试图向她表达我的感受,而不必再经历一次艰难的对话。这就像我在说,‘看看这本书,这就是我的感受。’”——通过创作一本书来与妈妈有效沟通,这真是一个完美的主意。而在这本书的最后,母女不但和解了,而且还彼此表达了深深的爱意。


我后来还找到了张奕颖2022年在线领奖时发表的获奖感言,她特别提到:“《拉拉的语言魔法》是一个我根据自己与母亲的成长经历写下的故事,讲述了许多移民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恐惧和误解。很多话没有说出来,或者说出来了却没有完全被理解。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我和母亲之间的问题,而是一种代际沟通的问题,涉及到她和她的母亲,以及之前所有母亲们的沟通模式。”——我想说,这也是这本书让我感动的更深层次的语言魔法。
多样性的视觉表达
《拉拉的语言魔法》多少带有一些自传色彩,相比之下,《当你的音乐响起》的创作则更为自由奔放。在前者中,张奕颖的插画风格以简约为主,黑白线条和少量色彩的运用不仅突出了故事的核心情感,还通过这种极简的视觉表现手法强化了拉拉与世界的互动。而在她的第二本自写自画的作品中,她选择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因为故事设定在情感热烈奔放的拉丁美洲,故事中充满了大自然的野性活力和音乐的元素,因此画面色彩更加多样和明亮,更多红色、橙色、绿色和蓝色,到了故事最高潮处,喧闹的场景,肆意飞舞的乐曲声和小动物们,简直让人感觉眼花缭乱。

通过这种色彩运用的自如变换,张奕颖展现了她在不同故事情境下灵活运用视觉元素的能力。她通过视觉艺术与文字叙事的结合,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情感力量。不仅为故事增添了视觉上的吸引力,还通过色彩与线条的巧妙运用,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情感主题。
这两本书虽然在情节和背景上各有不同,但都展示了儿童心中的某种“魔法”。拉拉通过温柔的话语和关爱,让植物焕发出了生命的力量。这种魔法源于善良,展示了语言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鲁宾则通过音乐找到了自我表达的方式,他的“魔法”则体现在他对自由表达的追求和对音乐的热爱上。

能改变世界的“魔法”
这两种魔法看似不同,但实际上都源于儿童内心深处的纯真与力量。儿童的善良与野性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唤起生命活力的重要元素。在张奕颖的笔下,善良与野性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儿童心灵中最珍贵的部分。正是通过这种兼具善良与野性的“魔法”,儿童才能真正焕发出他们内心的活力与创造力。
很高兴看到在世界图画书舞台上,又有一位华裔插画艺术家新星冉冉升起。张奕颖独特的文化背景,让她能用独特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并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回顾自身成长的同时,胸怀天下。她的创作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儿童世界中的“魔法”,尤其是同时包容善良与野性的双重“魔法”。
我相信,这种双重“魔法”能唤起最强有力的生命活力,不仅能改变故事中的世界,也将深深影响大小读者。
阿甲 写于2024年9月13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