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当京剧遇见三国》绘本系列
当我首次捧读周锐老师的新作《当京剧遇见三国》绘本系列时,还是非常惊讶的。虽然在2023年度爱阅童书100发布会上遇见他时,我已经知道他华丽转身为一位画家了,擅长用朴拙的、带有鲜明民间风格的画风,颇为戏剧性地,夸张、幽默地表现梨园人物,但用连续的图像叙事画出四本梨园故事,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难度和高度。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确实是一种新型的“全创作”。
我记得,我们上次交流的时候是从感叹儿童的最佳状态开始的,感叹孩子们敢于试错,敢于拥抱变化,而“变化往往都是成长的契机”。周锐老师聊到他在一次“变化”中开始尝试书法创作,然后在一次次“变化”中转向了美术创作,对京剧的深入研究,挖掘民国梨园戏班子中的成长故事……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本本“梨园少年成长”小说的诞生,伴随着一幅幅带有童真和艺术趣味的梨园扮相画作,然后就是现在的《当京剧遇见三国》绘本。
在这套绘本中,我还读到了周锐“幽默三国”的某种延续,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生活和当代儿童趣味的叙事重构。以《群英会》为例,它呈现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水路戏班在船上的京剧表演,三国故事中的火烧赤壁恰好结合了水上的表演背景,故事在戏里戏外跳跃,跨越时空,穿梭于剧中人、演员和观众之间,穿插着一些梨园趣事和生活中的滑稽场景,作者还不失时机地在一旁耐心解说一些梨园术语。为了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他在画面中加入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细节——如鱼鹰遮雨、戏迷观众、民间道具的使用,等等,这些细节既增强了作品的趣味,也让读者感受到舞台之外真实的戏班生活。
不过,这套绘本的确不是给低幼读者准备的,它更适合小学中高年级读者,基本上与“幽默三国”和“梨园少年成长”小说的读者群可以重叠。周锐巧妙地通过某种类似艺术绘本的形式,将京剧的丰富表现力和戏剧性带入小读者的阅读世界,让孩子们在享受趣味故事的同时,感受到京剧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形式延续了周锐一贯的幽默和机智,内容既有故事的张力,也有文化的厚重感。在讲述传统三国故事时,他并没有一味地复述历史或戏剧情节,而是以京剧的艺术形式为载体,注重展现人物的神态、动作、戏剧化的舞台表现力,同时还结合了戏外的现实生活。这种生动且有温度的表现方式,更是对融入生活的传统京剧文化的细腻再现。
但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周锐令人赞叹的华丽转身,他作为儿童文学作家已经成就斐然,依然选择挑战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创作领域。我理解他在探索更为自由的表达方式,自由、随性又极富创造力的创作状态,也是文字与画面的完美融合。这样的创作状态,充满了探索和学习的热情,恰恰与儿童最好的状态不谋而合。我想,他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是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并通过如此精彩的创作告诉孩子们:成长是一个可以持续一生的过程;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像孩子一样,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
在此,我要特别为周锐老师如孩童般的创作新生,表示由衷的祝贺!
阿甲 写于2024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