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书评

在图画书世界里,不时会出现一本美丽的且能够深深触动人心的书,既是孩子有趣的阅读素材,也是深度联结亲子情感纽带的作品。《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就是这样一本书。
“妈妈,你坐下,停一停,/ 我讲个故事给你听,/ 妈妈,你坐下,歇一歇,/ 我来讲,你来听。”——想象一下,这样富有诗意的句子,既可以由父母读给孩子听,也可以由孩子讲给父母听。温馨的亲子共读时间,在这种角色的自然而然的转换中,被巧妙地赋予了新的意义。捧在手中共读的书,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关于成长、学习和亲子关系的诗意探索。
对于经常为孩子讲读图画书的父母,会不会时常有“什么时候孩子能念给我听”的念头呢?我觉得,这样的期待是非常合理的,只是在现实的养育日常中似乎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在我女儿三岁左右时,在那些不必起早赶着去上幼儿园的日子里,她总是起得比平常更早。还在半梦半醒中的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她在做什么,直到有一天清晨,我突然听到她用清脆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一本图画书!你可以想象,在那一刻被惊醒的我是多么欢喜——天哪,这孩子居然会自己读书了!可是,当我小心翼翼走进她的房间,装作若无其事地试探她到底认识书上的哪些字时,才发现她其实基本上还是一字不识,她完全是靠对文图对应关系的记忆准确背出了我们平时给她讲述的内容。而且,她自己打发时间、饶有兴味地念着玩儿是一回事,请她当面念给你听却很难了。她在那会儿的大声朗读很可能只是一种自创的闹铃模式——“铃铃铃,大人们,该起床陪我玩儿了!”
差不多等到女儿已经上小学时,我才真正享受过她念书给我听的待遇。那也是在一次确实我在生病发烧时,到了平常我会念书给她听的时间,我央求她念几本书给我听吧。在那之前,我们还一起实施过念书给她的爱犬亨利听的活动,经过为期两周的实验,她在亲自为亨利念了很多本图画书之后,才最终接受了亨利只是一条没有文化的狗的现实。综上所述,在我看来,邀请孩子念书给自己听这件事其实蛮不容易的。
说回这本《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尽管它是用孩子的口吻写的,但真的不必一开始就指望孩子能念给你听,它更像是一个示范和邀请,而这种邀请是长期的、游戏性的,也可以说是极具象征色彩、富有童话趣味的邀请。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孩子有一天就会欣然接受邀请。在成长中的准备和等待,似乎总是过于漫长,可是等到不期而遇的那一天到来时,你可能又会发现幸福来的是那么突然,而你又将会是怎样的自豪!
这本由尼柯拉·青奎提撰文、露西娅·斯库德里绘图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生趣盎然的插画和充满韵律感的文本,描绘了一个孩子在学会阅读之后,决定给母亲讲故事的温馨场景。简单而强大的角色转换,不仅标志着孩子自我能力的飞跃,也展现了母亲在孩子眼中的多重角色。书中的文字以重复的句式“妈妈,你坐下,停一停,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开启和结束,形成了一种亲切的呼唤和邀请。这种结构的巧妙使用,增强了亲子互动,让阅读成为一种共享的仪式。而画面充满活力和色彩,细腻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
透过孩子的视角,书中描述了母亲的各种形象:在城市中穿梭、在田野中奔跑、在海洋中畅游……这些形象不仅展示了母亲的活力和冒险精神,也反映了孩子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崇高敬意。母亲在孩子眼中是保护者、引领者,更是共同探险的伙伴。故事中的每一次“探险”都喻示着母亲和孩子间情感的深化。从孩子学会阅读到主动讲述,每一步都是他们共同成长的见证。尤其在孩子能够独立阅读并向母亲展示这一成就时,那种由衷的自豪感无疑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最渴望看到的时刻。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充满隐喻色彩的作品,成人读者很容易从那位母亲的每一次探险中读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体验。比如“努力穿过城市的街道”,那不正是现代父母们在喧嚣城市中常常要面临的职场和家庭事务的双重挑战吗?比如“穿行在田间的南瓜地,跃过泥坑,跨过牛群”,那样的场景可以被看作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和不可预见的挑战,那些在养育中出乎意料的困难和需要即时解决的问题。比如“攀山越岭,再俯冲直下”,那是既有挑战又有释放的动作,也许反映了养育过程中的各种辛劳与最终的喜悦。比如“来不及脱下裙衫,便跃入海里,畅游在这无边无际的深蓝”,可能象征着母亲在养育中的自我释放和恢复,大海的宁静与广阔映照着某种在迎接挑战后所必要的平静和包容。
当然,读者也不妨将书中一连串的探险场景理解为象征性地描述了一位母亲在外忙碌了一整天之后的情景。她在城市的忙碌工作、应对日常挑战,以及克服各种障碍,最终回到家中,这个时刻变成了一种宁静与放松的象征。孩子为母亲朗读故事,是对她一天辛苦的奖赏,也是家中亲子互动的宝贵时刻。这种情境不仅让母亲得到了必要的休息和情感满足,也加强了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归属感。
对于本书的两位来自意大利的文图创作者,我并不熟悉。但值得留意的是,文字作者尼柯拉·青奎提其实是一位男士,高中的历史与哲学教师,身兼童书作家、诗人,这本书很像是他为讴歌母亲并颂赞亲子阅读而写下了一首诗,书中的小男孩或许也多少代入了他自己的一些个人感受。而绘者露西娅·斯库德里则是一位热情奔放且酷爱大自然的艺术家,蔚蓝深邃的大海、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森林、奇异的动植物,在她笔下都透着某种神奇的力量,让人有要穿越到童话仙境的冲动。这一对组合,可以说完成了一次相当完美的合作。
书中画面里有一只红嘴红脚的黑鸟贯穿始终,从前环衬页到后环衬页,在每一个探险场景中都与母亲相伴,但在文字里却只字不提,这很可能是来自插画家的美妙设计。在西方的文化象征中,鸟往往代表自由、灵魂的使者,或是跨越生死的信使。在这本书中,黑鸟可能象征着某种守护或引导的力量,可能代表孩子对母亲的观察、陪伴和支持。同时,黑鸟的出现也是一种难得的旁观者视角,提醒读者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母亲的生命旅程。
书中那些象征元素的设计让故事的层次更加丰富,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让成人和孩子都能在阅读中发现更多的意义和乐趣。这样的书,是一种欢快的邀请,提醒我们养育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次颇为值得的探险旅程,每个环节都充满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阿甲 写于2024年5月10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