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的小青蛙”架设理想的阅读成长桥梁

本系列的两部作品《好想做朋友》和《好想当妈妈》,与常见的绘本在形式上略有不同,是典型的适合小学低年级读者的桥梁书——连接绘本与文字书之间的过渡读物。日本作家乘松叶子(のりまつ ようこ)以细腻幽默的笔触捕捉了儿童生活的愉快点滴和心理特征,绘者大出裕香子通过色彩柔和、充满童趣的插画赋予故事生命力,而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兼作家朱自强的中译本,以流畅自然的语言呈现了原作的精髓,让“异想天开的青蛙”成为孩子独立阅读起步的上佳选择。

正向价值观与儿童趣味的巧妙融合

这两部作品分别聚焦于友谊和责任的主题,寓意深刻,却毫无说教意味,故事与对话都非常幽默,读来稚趣天然。

《好想做朋友》通过两个故事展现了友情的重要性与人际相处中的小挑战。在《也想有感冒的苗头》中,蛙尔羡慕青尔因“感冒的苗头”而获得的关爱,却误以为“苗头”是件有趣的事,最终在体验了真正的感冒后,才意识到健康和陪伴才最可贵。这不仅呈现了儿童的天真想象,还蕴含着关于健康与友情的非常积极的价值观。而在《蜘蛛不想交朋友吗?》中,蜘蛛阿姨最初登场时,俨然是一位孤僻怪异、不近人情的长辈角色,但随着蛙尔以极尽孩子气的方式与她慢慢接近,她又呈现出童心未泯、善解人意的另一面。作者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包含对他人生活方式的尊重,也包含对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的强烈推崇。而真正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善意、尊重和理解之上的。

《好想当妈妈》中的两个故事探讨了儿童的秘密和承诺、角色扮演和对责任的认知。在《好想把秘密说出来!》中,蛙尔知道了松鼠阿姨的秘密,接着自己也制造了一个秘密,可是他坚守“保守秘密”的承诺,即使妈妈百般温情地诱惑,他也绝不松口,只能在美梦中让秘密发芽、结果……这呈现了儿童从“秘密”中汲取的强大成长力量,也强调了自我克制的特殊意义。而在《好想当妈妈!》中,蛙尔因为不满总是青尔扮演“妈妈”,决心尝试成为真正的妈妈。经过一系列的失败后,终于在帮山鸠妈妈守护蛋的过程中,他体会到“等待与守护”也是妈妈的重要工作,从而更加理解了母爱的意义。这个鼓励“换位思考”的故事,恐怕是妈妈们特别愿意让孩子读到的,它将儿童的成长与感恩母爱巧妙结合。

兼为妈妈的乘松叶子虽然写的是以两只青蛙为主角的童话,但书中角色的行为和对话,很可能都源于她对儿童生活的日常观察,蛙尔的每一次天真追问,大大咧咧的一惊一乍,还有那一声声口头禅式的“呃”,都能让小读者在会心一笑中学会体察和共情。当我读到蜘蛛阿姨的自言自语,“没想到这个‘呃’竟然也会说得上瘾啊”,也不禁赞同地笑了。

图像叙事的力量

“异想天开的青蛙”的成功也很有赖于绘者大出裕香子(おおで ゆかこ)的出色表现。这位在日本颇有人气的绘本艺术家,其实已有多部作品引进到中国,其中就有她第一本自写自画的绘本《北极熊鞋店》。除了画插画之外,她还从事过文具、杂货和食品包装的插图和设计,也参与过玩具销售的工作,她很擅长绘制充满日常生活情趣的童话场景。

在这两本新作中,她以柔和鲜艳的色彩与细腻的线条,为这几个俏皮、温馨的童话注入了丰富的视觉魅力。她的画风充满童趣,画中的动物形象生动,情感表达直接,容易让儿童产生共鸣。插画不仅丰富多彩,还展现了自然的细腻美感,如雨天的森林、跳水溅起的水花、蜘蛛网上的装饰等,都处理得十分精致。画面层次感强,通过背景和前景的对比,突出故事的关键场景,让读者能够快速捕捉重点,增强代入感。

更重要的是插画和文字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许多画面不仅辅助文字理解,还增强了情节的趣味性。例如,青尔得意地讲述“感冒的苗头”时,插画通过她神气十足的表情,直观传达了角色的心理状态;而蛙尔等待蛋孵化时的困倦与紧张,通过画面中的动态细节呈现得淋漓尽致,即使不读文字,孩子也能“读懂”情节的发展。

大出裕香子的插画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还体现了优秀的图像叙事能力。通过文图配合,它为故事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趣味性,使读者能够在图画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核心内容。这种兼具艺术性与叙事性的插画,为作品的成功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致敬经典与自在当下

坦白说,这两本以一对青蛙为主角的桥梁书,很难不让我想起美国绘本艺术家艾诺·洛贝尔的“青蛙和蟾蜍”,那套出版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典桥梁书启发了无数后来的创作者。“异想天开的青蛙”系列在图书形式上多少有些借鉴,因为桥梁书是儿童从绘本向文字书过渡的关键阅读材料,需要图文并重,语言难度适中,情节简明却有吸引孩子一读再读的趣味。

我也忍不住将蛙尔和青尔这对青蛙与“青蛙和蟾蜍”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确是有些相似点的。比方说,故事的主题都聚焦于友情与关爱他人,一对主角的个性鲜明且有明显的互补,叙事都是从生活日常出发却都十分轻松幽默,插画风格都色彩柔和、简洁明快,等等。不过,两者的差异也相当显著,那一对青蛙和蟾蜍更像是童心未泯的大人,更注重向内探索的哲思,而蛙尔和青尔却是地地道道的小孩子,更专注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趣事与成长体验。

与传统经典相比,“异想天开的青蛙”的语言更贴近当下儿童的生活,活泼幽默,辅以轻松明快的插画,特别符合低龄读者的审美和兴趣。而且,它更侧重于儿童天性的释放和想象力的激发,诸如“感冒的苗头”、“说出来的秘密就不是秘密了”、“好想当妈妈”等情节,更贴合儿童的心理。简单来说,这是专门为儿童的特定成长阶段而度身定做的读本,有经典气象,也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高水准的翻译

语言是桥梁书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因为它本来就是特别为入门小读者准备的,需要让二三年级的孩子自己就能读懂,所以语言难度往往比普通的(通常是大人为孩子朗读的)绘本还要低,却又要让独立阅读的小读者感到非常有趣。作为引进的桥梁书,原作的成功并不能确保译作的成功,除非翻译质量能同时确保语言难度和趣味的精准匹配。

朱自强老师确实是这套书绝佳的译者人选,他不但是摘取过国际格林奖的儿童文学理论家,也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研究,翻译过多部日本经典儿童小说和绘本,而且他还有相当高水准的童书创作经验,特别是儿童小说《属鼠蓝和属鼠灰》,目标读者与桥梁书读者也是大致匹配的,

阅读“异想天开的青蛙”的中文译本,感觉十分流畅,既保留了原作的独特魅力,又适合中国儿童的阅读习惯,其与目标语言的贴合度甚至会让人误以为就是中文原创的作品。译文简洁流畅,贴近儿童语言,书中的对话简洁幽默,句式短小,充满童趣,而且特别使用了浅显易懂的词汇,避免复杂的语句,让入门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并理解内容。译文在情感传递方面也相当出彩,温暖细腻,幽默感十足,精准地表现了角色的内心活动。这样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化,更是对儿童心理和文化背景的精心考量,可以作为桥梁书翻译的优秀典范。

“异想天开的青蛙”系列通过天真烂漫且富有教益的故事,结合精美插画和高水准的中文译本,为孩子提供了理想的阅读体验。它既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从绘本向文字书过渡,又能够通过友谊、责任和母爱等主题启发儿童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值得推荐的佳作。无论是独立阅读还是亲子共读,这套书都能为孩子架设一座通向阅读成长世界的温暖桥梁。

阿甲 写于2024年12月8日大理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