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当东方米米遇见西方星月”北京一站(八卦版)

转了一大圈,才回来,今天才看到。有空也来整理一下这次巡回活动的感想,只是现在太累了,先休息休息:)原文地址:“当东方米米遇见西方星月”北京一站(八卦版)作者:桃之源   
5月14日星期六,是令红泥巴北京书友们欣喜的日子,据粗略统计,90%的研读会书友都出现在会场,并且有机会在附近的饺子馆聊聚了一中午。我扁桃体化脓,带着低烧听完了全天的讲座,这算不了什么,还有从内蒙驱车远道而来的书友。因为上午是小朋友专场,而下午则是大朋友留下听讲座,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书友都在上午活动结束时把孩子交给爸爸,以便下午自己专心听讲。更有位执着的书友,因为是自己带孩子来参加活动,中午开车把孩子送回昌平,下午又赶了回来,可见大家对这次活动的重视。
   
Tommy的本性我是了解的,对于他(一个6岁男孩子)来讲,并不喜欢这类活动,所以红泥巴每月的读书会我们都不参加。带他来实在因为我太喜欢《星月》,也不想让他错过这次机会。到了会场,刚听了一段米米的故事,他就坐不住了,说是不爱听,去户外又是烈日无阴,只得又回会场,无聊地期盼着早点儿轮到阿甲读《星月》。下面记录了Tommy在这场活动中的所做的事情,最近,一次又一次在我身边显露出男孩子于现行教育发展不融合的问题,时下很多男孩子的表现看似很糟糕,无论他们将来如何有作为,至少当下对家长们是个不小的考验。
 

 
   
   
活动的场地也很应景,在北京心脏区域的一个四合院里,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据说是左宗棠的宅子,我想台湾朋友和美国朋友一定更喜欢这里,虽然建筑都破旧了,但院子安静而整洁,和外面嘈杂的街道、脏乱的胡同相比,这里仿佛有一种气场,能让人的心顷刻间静下来。

[转载]“当东方米米遇见西方星月”北京一站(八卦版)

   
珍妮儿的随身翻译是位喜欢给孩子读书的妈妈,我们是在红泥巴的润生园读书营认识的,因为关注北京图书市场的外版书,所以对她印象颇深,她一直坚持给女儿读英文故事,女儿的英文水平也很高,事实上,珍妮儿能有这位妈妈做翻译,真是她的最高待遇了,看得出她不是一般水平的翻译,因为会场上下,她一直低首对珍妮儿进行同声传译,而她对翻译过来的中文表达也相当到位,从语言上几乎听不出转译过来的生硬痕迹,就像译者直接给我们讲课一样!毕竟她对图画书和亲子阅读这个领域是轻车熟路的。了不起的妈妈!了不起的书友!
     
红泥巴一向只注重读书,似乎售书和经营反倒成了他们的副业,这么难得的作家搞活动,居然不售书!绝大多数会员都以为可以在现场买书,我也是特意等着活动现场买书并索取一个作者签名,为此我向探长抱怨,怪他们基础工作不扎实。而探长则笑我红泥巴这类活动参加得少,不清楚他们的规矩,其实我嘴上抱怨,心里却清楚,若这次活动真写上“签售”一项,我可能就不来了,人家台湾、美国的作者大老远来一趟,宝贵的时间用在签售上岂不可惜?那我能学到什么?不过探长就是探长,既不会违背自己的准则,也不忍看我们扫兴,大背包里藏了几套,有备而来的!早抱怨的有书得呦~!没抢到书的只要心诚,探长也答应回去之后请珍妮儿不签一批。其实签不签名都是个形式,我们也只是图个热闹罢了。好像画家们签名都会同时画个小插图,珍妮儿在给一位小朋友签字蝙蝠时,被旁边人碰到手臂,画笔在纸上划出一道四五公分的斜线,画家顺势在蝙蝠周围加上了云朵,使得这幅签图更具意义。

    把作者放到最后介绍似乎不敬,但我习惯把最有价值的内容留在最后。米米的作者周逸芬女士和珍妮儿肯侬有一些联系,《星月》和《绿笛》的总策划就是周逸芬,而《星月》对周逸芬创作米米也有着相当的影响。虽然两位都是了不起的画家和创作者,可当我见到她们时,却没有生疏感。上午我晚到了20分钟,一直没见到周逸芬,下午当她上场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从外形看,她是那么其貌不扬,扎在观众堆里,没人能注意到她——短发,没型;白色短T,配了一条不起眼的裤子,而当她谈到一件事时,却唤起我的共鸣。她和珍妮儿都是不愿在外貌装扮上耗费精力的人,如果见到适合自己的衣服或鞋子,她们都会买3到6件完全一样的款式,这样以后就不会再穿衣服上浪费时间了。珍妮儿也说,她每天早上起来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打扮,而是“我今天心情好不好?”这里我额外插问一句,我们每个人每天早上醒来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作为上班族妈妈的我,每天早上实在没时间想什么,忙忙碌碌把孩子整理好喂好送去上学然后自己赶去上班。回到话题上来,我承认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异类,比如穿衣打扮,我的所有女同事都爱打扮,我虽然也喜欢漂亮的外形,可却不愿把精力放在那上面,尤其是最近几年,跟着红泥巴这个群体,我甚至进入邋遢行列,以至于三位要好的女同事都提醒我要把自己打扮漂亮一点,可我总是冥冥觉得在红泥巴的群体里,如果在装扮上令人赏心悦目反倒成了异类。而今听周逸芬道出此言,我才明白,如果在研读会上有位书友上了时尚的彩妆、带上个性的首饰、穿上精心搭配的衣服,我会觉得她的心思没在读书上面,哈哈,我一家之言,八卦一下而已。总之珍妮儿说到我们心里:每个人每天都有同样长的时间,而我们都会把宝贵的时间首先用在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究竟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看你如何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