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和熊平时都爱捡石头,河滩上普普通通的鹅卵石,细看之下都大有趣味。为了这堂小石头课,大熊老师差不多捡了一星期的石头,每天跑一趟,用自行车驮回来,一一洗刷、晾干,再从亦庄送到工作室。他的辛苦劳动让汉苗的课桌上摆满了好看的石头,这是我们的室内“河滩”,孩子们在这里挑捡喜欢的石头,粘在木板上,开动脑筋,想想这块石头像不像乌龟壳?那块石头像不像大象腿?用石头拼动物、拼人物、拼花草、拼图案都乐趣无穷,可能性超多,不怕石头不够用,只怕想象力不够使。孩子们用大石头配小石头,深石头配浅石头,用石头的天然颜色和形状创作出图画和故事。为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还要用画笔、颜料继续完善,直到一幅好看的“石头画”诞生。希望这一天,孩子们在我们的虚拟“河滩”上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鸟老师讲讲石头怎么选,怎么摆,怎么粘。
跃跃欲试。
既然桌子上是我们的河滩,干嘛不上去找石头呢?
对,就是这样。
找啊找,找自己喜欢的石头。
大人也是很喜欢玩石头的。
一摆摆个小动物。
战前动员。
鸟像一个说书的。
你追我爬。
小姑娘,膝盖不疼吗?
小朋友班的大孩子,非常专注。
在河滩上找石头要有耐心,粗看都差不多,细看个个与众不同。
开始上色了。
把小画家的创作过程拍下来。
都学会用手了^^
大家参观、点评。
小荻一直在探索新技法。
枞枞终于战胜了“大困困”这个怪物。
右手不是石头,是蛋糕。
“这个石头呢?是什么呢?”熊老师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
下午的课,鸟老师说话的口气也不一样了,和大孩子们需要更多启发式的交流。
使劲,用力。。。
谁说创作不是力气活儿?
十分专注。
鸟怪。
谁的脚?
大家创作时格外专心、认真。
桐桐的昆虫知识非常专业。
有的已经开始第二幅了。
画完石头后画叶子,是最好的余兴节目。
大家辛苦啦!
特别鸣谢:翁佳铃老师带来的自制蛋糕,真好吃!
~完~